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动态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深职匠心 | 为珠三角地区持续输送助产人才

发布日期:2023-04-28    来源:     浏览次数:

 

团队简介

团队名称:助产专业教学团队

团队成员:单莉莉、何可人、王 珊、梁佩燕、陈 烨、耿玉迪、高 雪

团队宣言:为珠三角地区持续输送助产人才

 

医护学院助产专业创办于2005年,是目前深圳市唯一培养高职助产领域人才的专业。助产专业教师团队是一支卓越而充满活力的团队。她们深耕教学,为珠三角地区持续输送助产人才,桃李满天下。她们在拼搏中寻找乐趣,脚踏实地,积微成著,带着坚持不懈的力量一次次扬帆起航,为深职争创荣光。


 

精诚载誉

     打造为师底蕴

 

 

 

助产专业教师团队由6名专任教师、1名实训员组成,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,其中博士3人,副教授3人,双师率100%。助产专业所有专任教师均来自临床工作一线,他们将扎实的临床工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引入课堂,将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精神融入教学,培养了一批批助产领域的优秀毕业生。

 

助产教师团队专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,近5年屡获佳绩。2021年,助产专业教师团队凭借参赛作品“守护母婴安康”获得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。2022年,凭借参赛作品“连续性助产护理技术”再次获得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。团队成员何可人老师先后获得2018年广东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,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等护理院校中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广东省一等奖、国赛二等奖,2022年荣获第三届“校长质量奖”。2021-2022学年,助产专业教师团队获评校级教风建设先进集体。

 

过往的荣誉促进了老师们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,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发展教研氛围,提升了团队的素养和内涵,增强了教师的战斗力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

精准育人

深化医教融合

 

 

 

自2017年始,助产专业与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合作, 开展“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办学”,校企合作探索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”。目前已连续创办五届“宝安妇幼助产班”,留用率60%-80%,就业率100%。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已成为我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。

 

 

2022年教育部1+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

培训学员合照

2022年,助产专业申报并获得“教育部1+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(中级)”培训和考评资质,我校挂牌成为教育部1+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。同年,组织助产专业30名学生参加了理论和实操考核,通过率100%。21助产2班黄嘉华是首批参加培训考核的学员之一,她表示:“在考证的过程中,我不仅学到了关于母婴护理的理论知识,例如孕产妇心理生活护理、婴幼儿教育训练、健康管理等等,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母婴护理的实操,比如新生儿抚触、为新生儿洗澡、母乳喂养、产后康复、手指操等等。学习不难,但坚持学习难;放弃简单,但坚持一定很酷。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!”

 

 

2022年教育部1+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

实操考试现场

近五年,助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.6%,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到90%,就业满意度达到81%,校友满意度达到97%。

 

 

助产专业学生医院实习现场

 

 



 

 
 

匠心独运

提升专业内涵

 

 

 

助产专业教师团队充分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,提升教师素养和内涵,促使教师向专家型方向发展。同时,专注课程建设,以课例研讨为载体抓好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改革,提高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计划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 

近5年,助产团队共承担项目化课程建设2门,验收优秀1门;承担金课建设5门,验收优秀1门,在建4门。助产专业教师团队共制作160余个原创微视频,包括微课、动画、实操等,总时长约2000分钟。在学习通、深职istudy搭建课程平台。目前,助产专业全部主干课程都已搭建线上教学平台,实行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。

 

 

助产专业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校企

集体讨论教材编写

教材建设方面,助产专业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合作开发活页式教材1部《妇产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汇编》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,助产专业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校企合作双方克服了疫情、临床工作繁忙等困难,多次就教材编写的思路、内容等通过集体讨论、编委会小组审议等方式对活页式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完善。《妇产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汇编》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2022年度教材(新编)立项。此外,专业主任单莉莉还主编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《优生优育与母婴保健(第2版)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 

凝聚合力

协作铸就辉煌

 

 

 

“同心山成玉,协力土变金”。助产专业教师团队年龄结构合理,各有担当:年长教师学养深厚,对后辈悉心栽培;青年教师努力奋发,主动承担团队工作。虽然教学、建设任务繁重,面对人员不足的困难,助产教师团队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迎难而上,主动承担教学任务、教科研建设、专业建设等任务,付出了超常的时间和精力,确保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。

 

助产教师团队持续加强师资建设,深化教学改革提质,推进专业建设,潜心立德树人,打造医教协同育人品牌。全体成员在合作中谋进步,在竞争中求发展、爱岗敬业、严谨治学,建成一支潜力强、向心力强、战斗力强的“三强”团队。

 

“千人同心,则得千人之力,万人异心,则力不如一人。”助产教师团队上下一心,通过个人钻研与集体教研,将众人的智慧、执着与担当融进教学事业、专业建设、内涵提升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、汗水和力量。